99上-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期末重點整理(第八章~第十四章)

資料為本站站長所有,轉載請連同出處或提供者一併帶走!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期末重點整理(第八章~第十四章)由fusa提供

第八章 老年期與社會環境

第三節 心理層面

老年期的社會互動理論分析
一、衝突理論:認為老人問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上握有權勢的團體不願意改變其既得利益,置老年人於不顧。換言之,老年問題乃因為年齡階層裡,權力不均等分配的結果。
二、功能理論:相信社會裡的每一個部門或單位都是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功能。老年人對於社會最主要的功能在下一代的社會化。他們累積長期的社會經驗之後,成為重要的文化傳承者。
三、符號互動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依賴形象的運用及互動雙方新形象的解釋和判斷。因此想要瞭解老年的社會,就需要先瞭解他們的形象互動方式。

老年期必須面對的心理社會問題
一、 健康和身體衰退的問題
二、 適應退休生活和收入減少的問題
三、 適應配偶去世後的生活問題
四、 與同齡的老年人建立友誼的問題
五、 適應新社會角色規範的問題
六、 找到合適居住環境的問題

第四節 社會層面

臨終關懷
一、臨終關懷之定義:
1.希望幫助末期病人瞭解死亡,且進而接納死亡的事實,使自己活得更像真實的自己。
2.希望給予病患家屬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幫助其承受事實的力量,坦然接受一切即將面對的問題。
二、臨終關懷的理念:
1.以照顧為主,「臨終關懷」組織的服務者著重於死亡前病人疼痛的控制與死亡後家人情緒的支持,而不是著重於治療。
2.重視生命品質。
3.尊重生命尊嚴、尊重瀕死病患權利。
三、生存預囑:指當個人無行為能力或無法參與有關自己的醫療決定時,希望相關醫療處置的法律文件。
四、顧伯樂羅絲認為人在經歷重大生命事件或哀傷事件時,會反覆經歷的五個階段
  1.否認和隔離  2.憤怒  3.討價還價  4.憂鬱、悲傷  5.接受 。

老人照顧的目標
一、幫助功能障礙老人盡量留在家中。
二、減輕住院或機構照顧之成本。
三、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

第九章 家庭環境與人類行為

第一節 家庭功能與型態的變遷

我國主要的家庭型態
一、核心家庭-指夫婦與子女同住的小家庭型態,此型態已由原來男主外女主內轉變為漸漸增多的雙生涯家庭;就是夫妻各自有工作並發展獨自生涯的雙薪家庭,若沒有小孩的家庭有可稱為頂客族。
二、單親家庭-指雙親只有一方和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三、繼親家庭-又稱混合家庭或重組家庭。指家庭中父母雙方至少有一方曾結過婚,並帶來前次婚姻所生的子女,此種家庭成員可能包括繼父、繼母和任何來自前一段婚姻帶來的孩子。
四、新三代家庭-指單親家庭之一方父或母,帶其子女與祖父母住在一起,稱為另累的三代家庭。
五、隔代家庭-指因雙生涯或單親家庭的緣故,將孩子交給祖父母帶,而形成祖父母與孫子女共同居住的家庭。

第二節 雙薪家庭與女性生涯選擇

婦女就業對家庭的正面影響
一、分擔並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二、擴大家庭的社交範圍
三、家人間彼此支持的程度提高
四、改變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

婦女就業對家庭的負面影響
一、職業角色與家庭照顧角色間的衝突
二、對家人的照顧品質降低
三、家人的家務負擔加重
四、常造成兩地夫妻的婚姻型式

第三節 家庭暴力問題與防治

女性受暴不願離婚或分手的原因
一、憂心子女的安危
許多施暴的父親會以孩子的安危威脅受暴母親,使其不敢離開家庭。
二、無法經濟獨立
受暴婦女通常較為弱勢,在經濟上必須依賴施暴者,擔心無法獨立撫養小孩。
三、畏懼施暴者
受暴婦女對暴力行為的恐懼,擔心離開家庭會激怒施暴者,將帶來更大的傷害,甚至連累家人。
四、從一而終的傳統觀念
受暴婦女會認為不幸的婚姻是自己所選,總以命定的觀點來看待,受限於傳統價值規範,相信自己有責任照顧家庭,且期待施暴者會醒悟。

當暴力發生後,應如何協助婦女脫離家庭暴力的威脅
一、協助女性自覺、增強動機
積極宣導,使婦女跳脫婚姻的迷失,並省思婚姻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忍耐並非最佳因應之道,增強其處理婚姻問題的動機。
二、協助經濟自主
受暴婦女受困於家庭經濟壓力、為撫養子女、應付生活所需而無暇他顧,提供緊急生活救助、醫療補助、法律諮詢及訴訟費用補助等,協助婦女經濟獨立,將使受暴婦女有勇氣、有空間思考其生命與婚姻問題。
三、運用法律提供保護
善用「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相關規定,尋求緊急庇護或尋求保護官協助申請保護令,使受暴婦女與子女遠離施虐者,並尊重當事人意願,透過免費法律咨詢服務訴請判決離婚。
四、心理輔導
提供受暴婦女心理輔導,並尋求親友支持系統,共同給予心理支持,走出家暴陰影;若施暴者有意願接受家庭諮商輔導或家族治療,提供協助並給予補助。
五、學習因應方式,減少暴力發生
協助受暴婦女認清每次毆打事件發生之前置因素,避免可能導致受虐的行為,例如避免與受虐者爭論金錢、酗酒等問題,將有效減少施暴情形。
六、為受虐者「增權(emppwer)」
協助婦女增強基本人權意識並開展其支持網絡,當受虐婦女獲得足夠的資源與支持,不再受困經濟問題,才能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力量,處理婚姻問題。

第四節 繼親、隔代與單親家庭困境與對策

單親家庭的類型與成因
一、遭遇性單親家庭-因離婚、未婚生子、喪偶、配偶遺棄等事件,使得子女與擁有監護權的一方進行共同生活之家庭。
二、假性(自願性)單親家庭-如夫妻協議分居或協調獨自的生活模式,因婚姻關係尚未終止,家庭支持體系也未消失,非真正的單親,只能說是假性單親。
三、非自願性單親家庭-夫妻其中一人因犯罪入獄或其中一人因傷病,必須居住在醫療院所而與家庭分離生活。
四、候鳥家庭-指夫妻因工作而分開兩地,如機長、軍職人員等特殊性長時間在外或輪班工作,實際與家人相處或生活的時間不長。

單親家庭面臨的困境
一、經濟問題
經濟狀況的改變是單親家庭最常面臨的問題,尤其單親女性經濟壓力通常大於男性,在就業的選擇上容易遭受雇主或企業的歧視而找不到好工作,如果子女還小又無人幫忙照顧;自然陷入工作與子女教養的困境。
二、心理調適問題
當家庭遭逢變故,無論是家長或子女都將經歷一連串情緒上的創痛、角色關係的轉換及生活模式的改變。而且隨著時間會產生不同的適應問題與反應模式。
三、角色負荷過重
單親父母身兼雙職,因對原配偶之親職角色不熟悉,而產生角色衝突或角色負擔過重等壓力,尤其以單親父親困擾較大。
四、子女教養問題
由於單親家庭角色負荷過重,以致於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管教子女,甚至有不當的管教方式,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

解決單親家庭問題的策略
一、提供適當的經濟補助
透過稅收減免、社會救助、福利及實物的提供等措施以消彌單親家庭的貧窮問題
二、協助單親父母就業
透過職業訓練、就業輔導或創業貸款補助等,積極協助單親父母自立更生。
三、協助單親子女受教育
藉由兒童托育、子女教育津貼、兒童優先進入公立幼稚機構,甚至提供課後輔導等措施,使單親子女得以順利接受教育。
四、提供心理治療撫平創傷
運用民間資源、團體或專業諮商人員提供心理輔導,協助單親父或母走出傷痛,重新建立自我與新生活。
五、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因應單親家庭的需要,宜修改與增訂相關之家庭法律,訂定具體的法律保障條紋,使單親家庭能有更好的保障。

第十章 學校環境與人類行為

第二節 學校對人類發展的功能

學校教育對於人類發展的主要功能
一、家庭與社會的整合
二、選拔人才
三、文化傳遞
四、傳授知識、訓練技術
五、社會化或差別社會化等作為

學校陶養人類行為的推動過程
一、正式的教導
有意義的社會化-指成人為使學生接受某些規範與價值,依照預定計畫,採取適當的步驟,直接教導其遵從。
無意義的社會化-包括暗示、模仿與認同作用等,以引導學生的價值和行為。
二、獎賞與懲罰
如同制約學習理論所強調,學生的表現如果獲得教師獲同學的重視與讚賞,日後遇到相似的情境會再求表現;反之,則傾向不再出現。
三、暗示與模仿
暗示-凡個人表達的意見,他人無批評,使其被接受的過程。
模仿-由暗示而生的反應。如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學校教育可給予受教成員許多暗示與模仿機會,對兒童與青年的行為與態度影響極大。
四、認同的作用
認同作用-是將自己和另一個團體,在感情上產生一體共事的作用。
在學校的交互活動中,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歷程,透過認同作用,個人可擴展胸襟,實現學校教化的理想。

第十一章 社區環境與人類行為

第二節 遊民問題

遊民產生的原因:
大致可分為社會結構因素與個人因素二大類。社會結構因素包括失業、住宅問題、去機構化。個人因素包括婚姻失和、家庭解組及藥酒癮。分述如下:
一、失業問題
受世界金融市場影響,全球化的失業問題屢創新高,也是導致因失業成為遊民的人口越來越多。
二、婚姻問題
我國的遊民人口雖以未婚、男性居多,但成為遊民的前置因素常是因為家庭問題而產生。如家庭失和、解組或無依靠所致,家庭是影響個人是否成為遊民的重要因素。
三、藥酒癮問題
遊民人口中有許多藥酒癮的問題者,特別是酒癮的比例更高。有些藥酒癮者是在成為遊民前就染有的,而有些遊民是因為流落街頭之苦或無奈才戒酒消愁、嗑藥
麻醉自己,以適應非正常人的生活。
四、住宅問題
在台灣無殼蝸牛一直是薪貧階級的寫照。如又遇失業、天災、人禍等問題:加上政府並未積極介入中低收入戶的住宅福利,所提供之平價住宅又供不應求,都可能導致流落街頭的命運。
五、去機構化影響
政府大力推動去機構化運動,鼓勵障礙者回歸社區,以去除標籤化污名。因此許多精神病患在病情穩定後就立即出院,返回社區生活。但社區心理衛生體系並未建立,導致回歸社區的精神病患在家人及社區無法照顧的情況下,流落街頭成為遊民。

遊民的類型
一、長期性或慢性的遊民-指長期居無定所者。
二、週期性的遊民-是處於貧窮邊緣,在有及無固定住所之間循環,如季節性工人、遭受婚暴的逃家婦女等。
三、過渡性或短暫性的遊民-因特別事件而有幾個晚上無固定居所者,如突然失業、突然生病、配偶死亡、失去房子等。
四、隱性的遊民-如和親戚、朋友住在一起的單親媽媽,衰弱的老人,住在汽車上,廢棄大樓裡的遊民。

政府對遊民照顧的服務內容
一、緊急服務方面
提供遊民緊急庇護所、食物、衣物、財力救助、醫療與照顧等。
二、過渡服務方面
透過職業訓練、介紹及身心治療,使遊民能轉型到健康、就業的狀態。
三、穩定服務方面
提供長期住宅、就業機會及長期諮商輔導。

第四節  新移民問題

新移民女性可能面臨的困境
一、生活適應不良
1.家庭生活適應方面:語言溝通問題及民情風俗與價值觀念的落差,造成生活摩擦。
2.社區生活適應方面:社區民眾或媒體過渡宣染負面訊息,錯誤的詮釋外籍配偶來自文化落後地區,缺乏教育與文化素養。歧視與標籤化使得外籍配偶無法完全融入台灣社會。
二、社會支持網絡薄弱
外籍配偶來台唯一的依靠幾乎是夫家,唯一能訴苦或求助者僅有仲介公司,毫無支持系統可言。在台灣生活一段時間後,結交來自同國度的新移民,然而這般惺惺相惜的友誼,被夫家視為「學壞」的開始;因此受到責備或禁止外出,如此外籍新娘的社會支持網絡是十分薄弱的。
三、婚姻穩定性不夠
這種非以感情為基礎的跨國婚姻,現實情境令外籍新娘難以承受。外籍配偶常因「買賣婚姻」的陰影,被視為是夫家的財產。不對等的婚姻關係,伴隨著婚姻暴力及精神虐待;在婚姻生活上也被當成傳宗接代的工具、廉價勞工或無酬的家務勞動者,這樣脆弱的婚姻關係處在隨時可能瓦解的危機當中。
四、子女教養問題
許多外籍配偶家庭因社經地位較低或身心障礙困難,加上普遍教育水平或語言、文字能力不足及文化隔閡,使得外配家庭的親子關係及子女教育問題呈現許多危機。如外籍配偶不認識中文,看不懂家庭聯絡簿,無法與老師溝通,造成學校與家庭溝通上的困難,影響子女的學習狀況。
五、經濟與就業問題
新移民家庭多半經濟較弱勢,婚後家中支出變多,若再加上新台灣之子誕生,將增加更多負擔。若新移民能順利進入就業市場,將可分擔家計。但外籍配偶工作取得面臨種種困境,又在不清楚自身權益的情況下,常常淪為被剝削的一群,使得生活陷入經濟困境。生活一旦出現經濟問題,衝突也就隨之產生。

政府相關單位規劃新移民家庭生活適應輔導方案之積極作為
一、去種族中心及歧視觀念
社會大眾對外籍配偶有污名化現象,政府有責任為其正聲:外籍配偶只是一群與台灣社會文化、語言、風俗民情不相同的人口群,並積極透過活動,讓她們的文化被看見、被了解,以減少文化差異的衝擊。
二、加強語言及識讀能力
日常人際互動中,語言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因此,增進新移民的語言及中文識讀能力,有助於解決許多問題。如減少夫妻、婆媳間的誤會,教導新生兒語言發展及子女初入小學之課業,也有助於未來融入職場的準備,促進良好的生活適應。
三、提供新移民家庭支持
1.家庭支持包括情緒性支持、訊息性支持及實質性支持三大類。
2.政府現階段為新移民家庭提供的政策及福利措施,如外籍配偶生活適應班、低收入戶生活補助、居留權取得辦法等,多為實質性的扶助;情緒性或訊息性支持較少提供。
3.政府應透過相關諮詢及輔導措施,主動提供關心及資訊,使外籍配偶儘快適應並融入台灣社會。
四、強化新移民家庭經濟能力
1.有工作能力與意願的新移民,因受限於法令規定而無法順利就業,除應重新檢討外籍配偶取得工作權之合理性與公平性外,應視其就業意願,提供職業訓練機會,並如同國人給予職訓津貼。
2.為減輕家庭教養上的經濟負擔,應提供新移民家庭子女有關教育補助及生活津貼。
3.在強化新移民家庭經濟維持能力方面,提供家庭財務管理課程,以減少因經濟困境而需依賴救助之情形。

第十二章 職業環境與人類行為

第一節 職業對人類行為的意涵

職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需有報酬-指因工作而獲得現金或實物之報酬。
二、有繼續性-指具有持續作為;但從事季節性或週期性之工作,亦認有繼續性。
三、為善良風俗所認可者-如從事之工作雖可獲得報酬,但不為善良風俗所認可者,則不認定其為職業。

職業規劃涵蓋四大要項
一、我能夠做什麼-認識自我與環境,了解自己的長處與限制、能力和興趣等,謹守分寸,才不會遭受挫敗。
二、我可以做什麼
1.選擇正確的發展目標,了解環境中的機會與挑戰。
2.了解自我需求。
3.蒐集有關工作、職業資訊。
三、我想要做什麼-了解自我價值觀,積極思考想要做的是什麼。
四、我應該做什麼-了解社會價值與生涯發展關係及自我價值觀,採行有效實施步 
驟,適當的學習與自我訓練,以發展工作領域所需之基本能力與技巧。

第二節 職業隊人類發展的功能

涂爾幹的社會系統觀點,應用在職業關係系統,包括四個要素:
一、成員-包含管理者、員工、職場以外的政府或機構等。
二、環境-指職場內、外的環境因素。
三、意識型態-是職場的共同信條與中心理念,是使系統有效結合之信念。
四、規約-以管理職場中的成員。

第三節 職業面臨的問題與調適

失業問題

失業的形式種類
一、摩擦性失業-是指勞動力的品質和種類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而產生的勞動力與職業崗位間的供求比例失調現象。
二、結構性失業-行業與行業間存在技術上的差異及歧視,個人一時無法適應技術需求或因歧視進入不了某種職業,造成勞動力職業間供求的不平衡。
三、季節性失業-指工作帶有季節性,僱用也帶有季節性失業。主要集中在農業、旅遊和建築部門。
四、需求不足性失業-指國家在經濟發展中不足以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而造成的失業。 此種失業可分為:週期性失業和增長不足型失業。
五、隱藏性失業-指勞動生產率提高後,完成同樣任務的勞動力減少,但較多的人仍留在工作崗位上,出現3個人的工作由5個人進行的現象。
六、技術性失業-指由於新技術、新管理方法的運用而造成的失業。

職場騷擾

就性騷擾防治而言,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性騷擾保護在職場或校園中具有勞工、學生、學校職員與工友身份的被害人外,其他公私立機關機構所發生的性騷擾都屬規範範圍。
二、強制機關機構負起性騷擾的防治責任:
1.性騷擾事件發生時,負起第一線防治責任,
2.要有申訴管道,
3.適當處理已發生的性騷擾事件,保護被害人。
三、建立調解制度,避免訟累與二度傷害:被害人不僅可提出申訴、提起民刑事訴訟,也可選擇調解制度,由具有專業知識的地方政府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四、私人企業、公務機關或學校於性騷擾防治上應有作為:
1.設計適當的防治措施
2.舉辦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
3.建立內部性騷擾申訴系統

勞資關係

勞資關係具有之重要特性
一、勞資關係的集體性-指勞動者之團體,以維持或提高勞動者之勞動條件為目的,與雇主或雇主整體的關係而言。
二、勞資關係的從屬性-勞動者在從屬地位上提供其職業的勞動力為主要義務,因此勞動者在勞務提供過程中有服從雇主指示之義務。
三、勞資關係的對等性-對等性義務指當事人之一方不為某一項義務之履行時,他方可免為另一項相對義務之履行而言;非對等性義務則指當事人之一方縱使不為某一項義務之履行,他方亦不能免為另一項義務之履行而言。如勞動者之勞務提供與雇主之報酬給付為有對等性。
四、勞資關係的共益性-指勞動關係中,契約之履行對勞動者與雇主雙方均有其共同利益而言。
五、勞資關係的經濟性-勞動者盡了勞務給付的義務,而從雇主獲得一定的報酬。
六、勞資關係的法律性-勞動關係即由僱傭關係而產生,所以勞資關係在法律上完全是一種契約形式,乃是經濟要素與身分要素同時並有的一種特別法律關係。
七、勞資關係的公益性-勞動從社會生活來看,實在包含有公益性質。如勞動分配、勞動時間、工資、勞資爭議等。凡是與勞動有關的事,莫不與社會公益發生密切關係,並具有社會生活上公益關係的特質。

職業福利與職業福利包含的項目
職業福利-指薪資以外的各種福利。包含經濟性福利、設施性福利、工時性福利、休閒性福利、輔導性福利。
經濟性福利-退休給予、團體保險、眷屬保險
設施性福利-員工餐廳、圖書設施、托兒措施
工時性福利-年資休假、週休例假、生產給假
休閒性福利-員工旅遊、社團活動、藝文活動
輔導性福利-教育訓練、新進講習

第十三章 政經環境與人類行為

第三節 政經面臨的問題與調適
貧窮問題
造成貧窮的主要因素
一、個人因素-「偏差性」的因素將貧窮視為行為,選擇或缺乏能力所導致的後果。
二、家庭因素-將貧窮歸因於家庭教養過程,還可能因為高昂的醫藥費而陷入貧窮。
三、次文化因素-將貧窮歸因於社群中藉由學習與分享所得的生活模式。
四、社會因素-將貧窮視為其他人(包括政府與經濟體系)造成的後果。
五、結構性因素-立論貧窮是社會結構所導致。

第十四章 文化環境與人類行為

第一節 文化意義與重要性

文化的重要性

就個人與社會關係而言,文化的重要性至少可表現在三個面向
一、它是一種生活方式
1.文化是社會與團體的象徵,也是求生存而發展的生活方式。
2.為了持續個人與社會生命,社會中的個人必須學習文化。
3.不同文化各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與行為模式。
4.不同文化間的生活方式可能產生衝突,並造成困擾。
5.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可能導致生活方式的差異。
二、它是社會互動的產物
1.文化是人類社會的遺產,也是社會互動的產物。
2.透過人際互動,才能共享訊息或交換資訊。
3.社會互動是文化形成的動力源。
4.社會互動維繫著文化的發展,而文化也維繫著社會互動的模式。
5.當社會互動模式改變時,文化也會隨之改變。
三、它是個人的人格表現
文化是一種生活形式,會形塑個人的人格。個人行為特質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因為在該社會中,文化已變成一種普遍模式。

第二節 文化類型與變異
文化類型
文化習得與文化震撼
文化習得:文化影響的事物可能包括醫療保健、個性,甚至情緒與食物選擇等,均是文化習得的結果。
文化震撼:指個人經歷與其文化規範與行為有明顯差異時所表現的驚訝或無法認同的感覺。如中國人認為魚翅、熊掌是上等補品,但西方人則認為是野蠻行為。
一、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涵蓋所有人類社會互動所創造的有形產品,主要包括衣服、飲食、書籍、建築、發明、藝術品、電腦軟體、交通運輸及各式各樣的工具等。
非物質文化則指使用物質的方法及所有人類社會互動產生的無形創造。如語言、思想、價值觀、信仰、行為與社會制度等,均是非物質文化的一環。
二、精緻文化與通俗文化
精緻文化:指常與社會菁英階級相關聯的事物,其內容相對嚴肅,表達的感受滲透力非常敏銳、一貫、深入且豐富。如音樂、繪畫、品酒等。
通俗文化:指在文化中廣為流傳的活動,不僅具有大眾可近性與吸引力,也為社會階級的大多數人所追求。主要包括速食餐廳、年節、婚禮等文化。
三、理想文化與實際文化
理想文化:指正常行為的正式規範,是社會的理想規範或行為模式。即是笨遵守的民俗、民德、法律與規範。如孝順、敬老等。
實際文化:指確實存在或實際被採用的文化模式。由於大部分的人通常做不到完美與理想狀況的規範,因此,儘管有些人的行為被責備,卻被非常的理性化,而不被看做偏差行為,如商人逃稅、仿冒等。
四、普遍文化、特殊文化與可選擇文化
普遍文化:指適合於所有社會成員應用至日常生活中,是大多數社會成員均能接受並實踐於生活的文化。如穿著文化,在公共場所裡,穿著需整齊適宜。
特殊文化:指僅適用於社會的某些成員,如不同年齡、性別、職業、族群與團體等的文化。如蘇格蘭男女都有穿裙子的習慣,對他們來說是普遍文化,反之台灣社會中只有女性穿裙子,就屬特殊文化。
可選擇文化:指某些行為規範或習慣能提供社會成員不同的選擇機會。越多元與開放的社會,可選擇文化的內容越廣。如台灣人用餐時會使用食具,非用手抓食,我們也可選擇筷子、刀叉或湯匙進食。

文化變異
三種二元對立的文化變異類型
一、優勢文化、次文化與反抗文化
優勢文化
˙優勢文化也稱主流文化或主體文化。
˙優勢文化有兩層意義:(1)意指支配社會的階級或統治階級,以其意識形態來控制社會大眾,(2)指涉主流文化主導整個社會的文化體系,包括規範、價值與行為模式。
次文化
˙次文化:指社會中某部分的人有著與社會不同的規範、價值、之事、語言與符號,作為自身與優勢文化區隔的地方。
˙次文化因為不同階級、職業、宗教、族群、地區、性別、社團、政黨與年齡等,文化互動模式也不盡相同,自然形成其獨特的局部文化特質。
˙對一般人來說,次文化似乎是負面的。如吸毒、同性戀等。
˙如台灣的檳榔文化也是一種次文化。
反抗文化
˙反抗文化是次文化的一種,也極為負面。
˙在規範、價值與態度上,試圖否定或抗拒主流社會或傳統文化,尋求建立另累生活方式。
˙如美國恐怖主義團體的反抗文化。
二、同化與多元文化主義
同化:指一個文化族群失去其自身主體性,而被主流文化吸收的過程,如美國同化印地安人。
多元文化主義:指一種對於文化差異的認知與尊重,如台灣讓新移民女性融入台灣社會。
三、種族中心主義與文化相對主義
種族中心主義:指認為自己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代表規範,強調自己的文化優於其他文化。
正向功能:提高社會團結或團體士氣,有助於社會整合與認同;反抗社會變遷,維持政治穩定,減少團體衝突,促進社會文化整合;避免個人產生脫序或無根之失落感。
負向功能:易造成對其他種族的歧視與偏見,易使文化僵化,導致社會孤立,易造成種族衝突或戰爭。
文化相對主義:指用他人的文化觀點來看待他人的行為。強調不同社會背景會產生不同價值與規範,任何文化要素關連到特定的時間、地點與情
況均是有意義的。如對西方人來說,印度教敬牛是愚蠢的,卻忽視此種敬牛涉及印度生活的其他面向與物質利益等之功能合。

第四節 文化變遷
文化變遷的來源
一、回應社會條件或情境變遷
在一個社會中,人口組成的改變即可能造成文化變遷。文化變遷可能源自高比例的移民。如台灣來自東南亞地區的外籍配偶也隨著婚姻移民過程而將東南亞飲食文化傳入台灣。因此,在台灣可輕易看到不少泰式與越南餐廳。
二、文化散播
透過文化散播,會帶來文化變遷。如源自黑人都市街頭文化,現在已成為青少年次文化的一部份。
三、創新發明
科技進步的新知識也帶來文化發展。如微波爐普遍使用,顯示了科技進步如何配合現代生活的變遷。
四、外來團體的強置
當一個強有力的團體接管另一個社會並強置一種新文化時,即可能產生變遷。美國公眾教育試圖將白人、北歐與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強加在多樣的移民人口群上,就是一個範例。

飲食文化轉變的力量-以速食形成為例

速食對美國及其他社會的文化生活改變
一、當代文化很難想像生活中沒有速食的情況。
二、速食以成為一種社會生活習慣。
三、速食已滲透美國社會的各角落。
四、即使在餐廳、體育館、機場、動物園、學校、火車、遊艇、飛機、購物商場、加油站,甚至醫院等,均可買到速食商品。
五、社會麥當勞化的四個面向: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與控制。

飲食全球化與在地化:東亞社會麥當勞化
一、飲食全球化與在地的發展,反映出東亞社會麥當勞化的轉變。
二、東亞社會麥當勞化的轉變形塑力量,反映在與家庭和消費相關的五個層面上:
(一)速食料理:我家的「在地食物」
麥當勞餐廳已從新期、獨特轉為平淡、居家,甚至完全融入社會。
(二)歡樂相聚:我家的客廳與餐廳
    在東南亞社會裡,真正進入麥當勞速食消費的顧客是以當地居民為主。尤其是家庭主婦與兒童,會在那裡慢慢消磨用餐時間,而不是吃完就走。
(三)速食變舒食:也變成另一個家
    麥當勞為消費者塑造出一個乾淨、安全、有空調設備與安靜的場所;讓速食變成舒食,讓消費者可在用餐時也顯得悠哉與休閒。
(四)全日無休:夜市、超市變成我的家
    在東南亞,24小時服務、全年無休的轉變,反映出便利性。
(五)麥當勞外送:餐點、宵夜服務到家
    麥當勞除了24小時服務,全年無休的服務外,更推出外送餐點、宵夜服務,更反映出飲食文化的轉變。

 









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mlinjsbg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